Tuesday 12 May 2015

臨終十念生天福

佛陀與五百比丘,曾有一段時間止住於古印度毘舍離城外的獼猴池畔。當時,毘舍離城有一位大長者名為毘羅先,他雖然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寶,卻生性慳貪吝嗇,毫無仁惠布施之心,他一心享用過去世所累積的福報,卻不肯再修善造福。

這天,食時已到,世尊身著袈裟手持缽具,與阿難進城乞食。這時候,毘羅先長者請來一群歌舞藝人在他富麗堂皇的後院裡表演戲曲、尋歡作樂,當鼓樂歌聲正喧鬧歡騰之時,佛陀正好路過這條後巷,他明知故問:「阿難!這歌聲舞曲是來自那一戶人家?」阿難尊者合掌答覆:「世尊!這樂聲是從毘羅先長者家裡傳出來的。」

佛陀告訴阿難:「這位長者七天之後將會喪命,死後將立即墮入涕哭地獄之中。這位長者過去所修的福報,今生都已經用盡,今生又不知修善積福,福盡業現,命終之後就要墮入地獄受苦。」

阿難問佛:「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毘羅先長者七天後逃過死劫呢?」佛陀回答:「他往昔所造的福業已盡,福盡命終,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結果。」

阿難再問世尊:「有什麼辦法可以使他死後不墮涕哭地獄呢?」世尊回答:「是有一個方法可以救他死後不下地獄。」

佛陀慈悲開示:「如果這位長者願意剃除鬚髮,著三法衣,出家學道的話,便可以免墮地獄的苦報。」阿難尊者立刻說:「我能使毘羅先長者出家修道!」

於是,阿難尊者辭別世尊來到長者家門前佇候,長者遠遠看見尊者到來,立即向前迎請上座,阿難尊者遂告訴長者:「我今天親耳聽聞世尊預言,你將於七日後命終,墮入涕哭地獄受苦。」長者聽到了這樣的惡訊,心驚膽顫、毛骨悚然,問道:「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在七日後躲過死劫呢?」阿難尊者搖頭:「沒有方法可免命終。」長者又再問:「那有沒有辦法可以讓我不要墮入涕哭地獄呢?」

阿難尊者便告訴他:「世尊確實有教導一個方法:假使你願意剃除鬚髮,出家修行學道,就可以免除地獄之苦。所以你現在應該趕快出家學道,就可以離苦得樂,速至涅槃解脫的彼岸。」

長者得知有方法可以躲過地獄苦報,便安下心來:「請阿難尊者先回去,我隨後就來。」

當時,阿難尊者便離開長者家,回到城外的僧團中。長者看著阿難尊者離去,心思一轉:「佛陀所說的七天,離現在還很遠,我現在還可以把握時間享受五欲之樂,然後再出家修行也不遲。」

隔天,阿難尊者又到長者家,勸長者說:「一天已過,只剩下六天的壽命了,現在快出家學道吧!」

長者心繫五欲之樂,依舊敷衍塘塞:「阿難尊者請您先回!我馬上就到。」

就這樣經過二天、三天,乃至於到了第六天,阿難尊者都到長者家慈悲提醒:「現在出家修行吧!否則會後悔莫及,如果再不出家,今日命終,就要墮入涕哭地獄受苦。」

到了這個時候,長者還是放不下世間的欲樂,他推托著:「請尊者在前先行,我隨後就到。」

阿難尊者當機立斷:「長者!你今天以什麼神足通去到佛前呢?你還要我先離開嗎?但今天我想要與你一同回到僧團。」於是他毫不遲疑地帶著毘羅先長者來到世尊面前,頂禮佛足之後,稟白佛陀:「世尊!毘羅先長者希望跟隨您出家學道,唯願如來允許他剃除鬚髮,使他得以出家修道。」

佛陀指示阿難:「你可以親自度這位長者出家。」

阿難尊者遵照佛陀的囑咐,立刻為長者剃除鬚髮,教他穿著三法衣,更為他傳授修行法門:「你應當時時勤修十念法門,一心專注念佛、念法、念比丘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、念休息、念安般、念身、念死,二六時中綿綿不斷、念念無間。比丘!修十念法門的行者,可以獲得殊勝的果報,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潤。

毘羅先比丘依照阿難尊者所教,如法修行十念法門,當日命終之後,立即生到四天王天。阿難尊者為他荼毘火化之後回到世尊面前,頂禮佛足之後側立佛陀身邊,回稟世尊:「剛出家的毘羅先比丘已經往生了,請問他死後轉生何處?」

世尊直言:「現在毘羅先比丘已經轉生到四天王天。」

阿難又問:「當他在四天王天的天壽享盡,又將投生何處?」

「他將會投生到忉利天,隨後輾轉生於須夜摩天、兜率陀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從他化自在天命終之後再依序輾轉下生至四天王天,阿難,毘羅先比丘將於欲界六天之中周旋往返七遍之後,最後一生投生人間出家學道,解脫生死苦果。為什麼呢?那是因為他對如來有堅定不疑的信心。

阿難!你要知道,這閻浮提娑婆世界從南至北有二萬一千由旬遠,從東到西距離七千由旬,假使有人供養每一位閻浮提的居民,你說他的福報多不多?」

阿難答覆:「世尊,他所得到的福報非常多。」

佛陀告訴阿難:「如果有眾生以堅定的信心修行十念法門,即便時間很短,他所增長的福報無量無邊。所以,阿難!應當要以正方便勤修十念法門。」 阿難聽聞世尊的開示,無限法喜,依教奉行。

典故摘自:《增壹阿含經.卷第三十四(五)》

省思

佛法提到:「人命在呼吸間」,老病死苦誰替得,轉瞬即是來世,不解無常便容易耽溺於五欲之樂,悠忽而過,再隨業於生死中沉淪、受苦。

生命最真實的存在,不是虛妄生滅的外境,而是始終清楚、明白的清淨心。了解無常悟真常,掌握當下,在每個因地中努力起善念、修善法,就是在播種菩提,成就自性功德,最後善法亦不執,安住在本具的清淨心中,即得解脫、得大自在。

轉載:中台世界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